龙州位于广西西南部,与越南接壤,由于地理偏远,很少见到有关的旅游信息。正是这份清淡让我关注已久。 清明来临,天气晴好,再加高速公路免费,于是便带着老婆与双胞胎外孙女一起驱车前往。 也许是偏远冷线的缘故,一路上车辆极少,而且所到的景点也是游人寥寥,既不用担忧堵车的困境,也不会因为人多而烦心,好不悠游自在! 车行自崇左市,我选择下高速,沿着315省道往龙州县悠然漫行。没想到那天广西西南部热浪滚滚,气温在摄氏35°上下,沿途没有树荫可躲避炎热,只好躲在车里缓缓而行。都说好风景在路上,也许是因为热,所以只觉得车外景色平平,懒得停车欣赏。眼看去龙州短短几十公里的路程就要结束,心里不免几分黯然神伤起来:难道此行就如此这般平平淡淡...... 就在车辆翻越一个山口后,一幅美丽的壮锦(壮族织锦)展开在天地之间,其壮观的视觉感受砰然撞击我已经疲惫的心,哇塞!
下边是一些局部片片:
这里就是新版的广西地图上所标注的“沉香角田园风光”,一个从未听说过的景观,一幅上天赐予广西的真实壮锦!
左江发源于越南境内,由龙州的水口进入广西,蜿蜒流经广西西南部,在南宁与右江汇合为邕江,最终汇流成珠江。在龙州的上金乡自响水镇一带的田原上,左江七弯八拐留下了一道优美的曲线;江水,田园,村寨,远山近崖,天然聚合,构成一幅绝世佳作!偏偏公路从一侧的山头划过,犹如天然观景台任你一路饱览美景。
还是局部的片片:
原打算驱车驶入画中进一步浏览,一打听才知:由于这一段左江上没有桥梁,公路都是断头路;要么乘船沿江而行,不过现在不是旅游旺季,所有的游船都停泊在上金乡的游船码头睡觉,无奈只好作罢了!
龙州是中国南方历史悠久的南大门之一,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边关商贸文化名城。它也是广西拥有最多广西之最的县城,如:广西最早的古航道之一,广西最早构筑的炮台,广西最早设置的海关,广西最早通汽车的道路,广西最早设置的外国领事馆,广西最早的火车站、铁路局.......足有20项之多,只是留存至今已不多了。由于是匆匆而行,我们只游览了最早构筑的炮台之一:小连城炮台群及最早设置的外国领事馆,法国领事馆。
小连城炮台群位于县城西郊约3公里的将山上,沿山脊而建,跨越好几个山头,有南疆长城之称。将山海拔不高,310米,也算不上险峻,不过顶着35°的高温,一步一步踏着高低不平的石阶上山,确实不是件享受的事。尽管汗流如雨,面红耳赤的,双胞胎小姐妹还是攀登上了两个山头。山头上的炮台早已废弃,没有炮只有台......
不过居高临下,可以眺望龙州城全景,遥望边关苍茫国土,感受当年威震南国的雄关豪气。
山上的保元宫,天阙祠几经风雨,几度修葺,总算还有几分留人之意,供游人驻足。
从小连城炮台群下山时已是夕阳垂挂,赶紧前往城中的法国领事馆旧址。
清光绪年间,根据当时的《中法越南条约》,1889年,法国在龙州城南岸,原龙州火车站旁(如今龙州镇卫生院对面)设立领事馆。虽经百年沧桑,领事馆楼房还保存完好,在一片绿色植被的簇拥里,夕阳为它抹上一层金色的余晖,凸显出一种潜在的高雅气质,令人叫绝不已。
也许是恰逢假期,或许是错过开放的时间,金碧辉煌的大门紧闭,无人值守。原打算隔墙拍几张片片就离开,不料看见院内有人在拍婚纱,还有人越墙而入,于是我们也效仿一番,进入院内。
一种实实在在的穿越感油然而生,越过围墙,一下子就来到一百多年前世界里,真是妙极了!一百多年前,也是这样一个洒满余晖的时刻,走在这长长楼廊里的人,还是我们吗?
时光荏苒,难辨今夕..........
原来那帮拍照的人不是拍婚纱,是一位青衣壮(壮族的一个支系)打扮的模特在摆酷。稍稍注视一下就知道是山寨版的,青衣壮的天琴演唱时,左脚上系有一串铜铃,而她连抱琴的手势也欠缺。
站在楼廊里遥望西下的斜阳,令人感伤: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若得再年少,老朽逐年笑。
如果你准备去看花山岩画,地图或旅游指南一定会告诉你:从宁明县乘车,乘船前往。我参考了各种版本的地图和旅游指南,尽管没有任何提示,仅仅是凭着一种车到山前必有路感觉,我决定从龙州的上金乡驾车去。一路上GPS不断地重复:你已偏航,请返回!我不理他,凭借它显示的地图和方位决定我的行车线路。
沿着明江行驶,风景如画,田原如歌.........
就这样,沿着一条新修的乡间水泥路,顺着明江一直开到路的尽头,一个小小的江边码头。停车一打听,哈哈,花山岩画离此仅仅咫尺之遥!
码头上停有一条小小的渡船,还有一个联系电话,真是天数!
电话通了,船老板很快来到江边。30块,带我们看岩画,在江上游一圈。根本就不考虑讨价还价了,已经大大低于我们的估计,就不知道今后是否还会这样!朴实的村民啊!
花山与花山岩画........
那天,整条江上就只有我们一家人,平静的江面,美丽的倒影,高耸的花山,令人称奇的岩画,还有一缕如水,如山,如画的心情......
(转自蚂蜂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