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摄影网
标题: 「素」←辞职·在路上→「滇西北」【中】 [打印本页]
作者: 夏。Mirajane 时间: 2013-10-10 18:10
标题: 「素」←辞职·在路上→「滇西北」【中】
8月29日
为了不再出现昨天那种赶夜路的状况,在睡觉前大伙说商量了今天10点从香格里拉出发,一大早,我们几个一起逛了香格里拉的独克宗古城,原本是想去转大经桶的,可看到上转经桶的台阶的时候,我们决定还是远观一下好了,下午还得徒步进白马雪山呢。
不过,香格里拉古城里面要推荐大家去尝尝四方街摆摊卖的酸奶,算到正宗的牦牛酸奶。
逛完古城,前往尼西。制作黑陶的地方是一个叫做汤堆村的藏族村寨。进入村寨,看到导出盛开着的向日葵以及格桑花,当时我就跟阿健说好,一会我们要去拍格桑花。这个村寨十分普通,丝毫看不出来这里已经蜚声国内外了。老熊带我们走进一户人家,他介绍说是孙老师家,当我们见到孙老师的时候他正忙着制作黑陶,旁边还有两个看起来比较资深的游客座在他的对面看他细心的把玩着手中的泥巴。孙老师是”非物质遗产继承大师“叫孙诺七林,他从11岁开始跟爷爷罗布思珠学艺,做了43年土陶,现在名声在外,”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还专门采访了他。
在我们吃饭的时候,他家人说刚刚那两个人有东西落在他家里了,孙老师也没有跟我们说,自己拿着东西就出门去追那俩人了,那俩人可是已经走了半个小时了,估计已经上了国道了,孙老师也没让我们开车带他去追赶,自己徒步把东西送了过去。
实在是人不可貌相,外表普通的一个玩泥巴却是这么有名的大师,而在着追名逐利的社会里却还保存着如此淳朴善良的品德是在难能可贵。
而我们的这趟旅行也因在路上见过的这几位隐在深山里的大师而更显珍贵。
伊拉草原,纳帕海
(, 下载次数: 73)
(, 下载次数: 80)
(, 下载次数: 80)
下面就是制作尼西黑陶的汤堆村
(, 下载次数: 81)
孙老师家
(, 下载次数: 72)
(, 下载次数: 87)
(, 下载次数: 72)
黑陶半成品。
关于黑陶:”舌尖上的中国“里面有一节是讲器皿的,就讲到了尼西的黑陶,尼西黑陶是香格里拉尼西汤堆村的一种红土而制成的。如果说建水紫陶是温文尔雅,赏心悦目的话,那尼西黑陶就犹如藏族大汉,奔放豪爽。同样是由红土制成,而汤堆村的红土烧出来的陶土就是墨黑的。
(, 下载次数: 76)
(, 下载次数: 82)
(, 下载次数: 75)
孙老师,经常有学者,记者,媒体人来采访他,入境也会有人慕名而来跟他拜师学艺。
(, 下载次数: 84)
一坨泥巴,捏成筒状,然后经过木板的拍打以及他们熟练的技艺就有了壶的形状
(, 下载次数: 84)
(, 下载次数: 76)
(, 下载次数: 77)
(, 下载次数: 74)
我们今天准备在孙老师家吃中饭,听说能够吃到正宗的黑陶炖土鸡。
孙老师家是做黑陶的,因为老熊跟他们家是朋友,所以从百忙中为我们做了一顿丰盛午餐。这边的人都是好客的,有朋自远方来,也不管自己有多忙,都会抽出时间,也总是会拿出最好的东西来招待。
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几个就出来逛逛村子了。
(, 下载次数: 79)
(, 下载次数: 90)
(, 下载次数: 73)
(, 下载次数: 78)
(, 下载次数: 76)
(, 下载次数: 73)
(, 下载次数: 76)
(, 下载次数: 80)
(, 下载次数: 75)
(, 下载次数: 72)
(, 下载次数: 76)
(, 下载次数: 84)
(, 下载次数: 79)
(, 下载次数: 78)
(, 下载次数: 84)
(, 下载次数: 86)
(, 下载次数: 71)
成品黑陶,我们买了几个准备带回家收藏。相比在丽江等景点买的一些义乌小商品,这应该更有纪念的价值吧。我想,这大概也是旅行的一层含义吧。能够深入的体会到当地人的一些习俗,了解当地的文化总好比走马观花式的旅行。我们买的东西虽然不多,也不能说能够促进这里的经济,但总比来了这里,只是来打扰他们要强吧。现在是穷游盛行,但是每当我们去到某个地方,我们如果只是一贯的去省甚至是去占人家的小便宜久,而久之也他们也会讨厌我们这些外来的游客吧。
如果我们在得到了人家的热情的同时,能够给予那么一丁点的回报给他们的话,我想应该是皆大欢喜的一件事情吧。
(, 下载次数: 78)
(, 下载次数: 85)
(, 下载次数: 70)
(, 下载次数: 72)
(, 下载次数: 71)
(, 下载次数: 71)
(, 下载次数: 71)
(, 下载次数: 66)
(, 下载次数: 74)
(, 下载次数: 63)
玩得不亦乐乎了
(, 下载次数: 68)
里面装了土鸡。那天我们吃了3只鸡,孙老师只收我们300块钱,我们有点过意不去,给了400块钱。这一刻我们并没有觉得多花了钱有不爽的感觉,反倒是觉得很开心。我这并不是用金钱来衡量某种感情,而是我觉得我们所做的还是有那么一点意义,因为他们的生活也不容易。我们这样做至少能让人家的劳动得到回报,能让他们觉得我们并不是来”掠夺“的。
(, 下载次数: 57)
举杯痛饮酥油茶
(, 下载次数: 54)
青稞面,将酥油茶喝道三分之一,倒入青稞面,然后用中指搅拌就成糌粑咯
(, 下载次数: 63)
(, 下载次数: 60)
(, 下载次数: 61)
(, 下载次数: 63)
松茸炖鸡。在我们吃饭的时候房子突然晃了一下,感觉是地震了。但又听他们说这一带是地震多发带,晃一下很正常。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次地震真的要来了。
(, 下载次数: 65)
(, 下载次数: 69)
来张大合影吧。
(, 下载次数: 60)
作者: 夏。Mirajane 时间: 2013-10-10 18:11
去白马雪山啦,过了奔子栏,两旁的山就是光秃秃的了,海拔也在不断的上升,到达白马雪山的时候达到4000多了,之前还担心着高反,或许是一路的欢乐忘记要高反了。车上有几个人也担心高反,但是老熊给我吗科普了一下高原反应之后我吗大家都将之抛到脑后了。高反原来不是你想来,想来就会来的。而是每个人每天的不同的身体状况表现出来的一些高原状况。也会因为个人的担心焦虑而产生。就像生病了一样,越恐惧他就越严重,所以,那些不必要的担心咱就别去想了,即使是来了,也总有办法解决的。
对面那两个洞是隧道口
徒步前,大家都听兴奋的。看到那个胖子司机了没有,他说他是怕一个人谁在车上的时候被野兽袭击所以跟着我们下去的。回来的时候他又说了:”我被人骗过两次,一次是虎跳峡,一次就是这里了。下次打死我也不徒步了。”
这也怪不得他,在高原这种体型不高反都难得了,还跟着我们徒步我也得佩服他啊。
就我们这样能算得上徒步吗?但再看看这种道路,这种环境不是徒步穿越又是什么呢?
之前其实我一直很想去雨崩徒步的,但听说要走好几天,还都是上坡我就胆怯了。可来云南徒步穿越一次又是我的一个小小心愿,这次算是了了吧。
徒步白马雪山,让我彻底的感受到了徒步的快感,就是当我走得累了,有个地方供我坐下来休息一下。走得走不动了的时候有一张大大的床等候着我。虽然没有去雨崩,但也值得了,尤其是对于我这类小女生来讲,我更加觉得这里很值得。尤其是当我看到保护区的时候,那简直跟雨崩一模一样啊。可是你能想象得出我们只走了不到两个小时吗?
想不到吧,从我们下车的地方到保护站只有8公里哦,8 公里就能看到“最后一块秘境”“世外桃源”(这些词是我看到别人形容雨崩的)瞬间有一种赚到的感觉。
路上很多这种野蘑菇,刚下过雨,估计他们也是出来呼吸新鲜空气的吧
作者: 夏。Mirajane 时间: 2013-10-10 18:16
下面就是保护站。我还记得那个胖子司机是最后一个到保护站的人,因为那时候要开始下雨了,我们都小跑着进了保护站,而他,只有慢慢走,在快到保护站的时候他腿抽筋了,后来他说当时他都在骂自己怎么这么不争气。可是我依然佩服他,能够坚持下来就是好样的。
(, 下载次数: 55)
(, 下载次数: 53)
(, 下载次数: 70)
(, 下载次数: 66)
(, 下载次数: 63)
(, 下载次数: 57)
保护站的工作人员给我们做了一顿晚餐。谢谢他们。
对了,忘了说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是不对外开放的,不是一个景区,这里的工作人员是一年四季坚守在这里的。
我们之所以能够进去,这也得谢谢我们的老熊,就是给我介绍这次行程的熊老大。他认识这里的站长,所以给我们开了绿灯。
(, 下载次数: 64)
藏区琵琶肉
(, 下载次数: 58)
(, 下载次数: 66)
住的房间。比起我在网上看到雨崩的住宿环境,这里要好得多了。
(, 下载次数: 59)
这里晚上没有电,只能点着蜡烛了,信号也是有些人有,有些人没有的。
这么早也睡不着,不如一起来玩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做“谁是卧底”
当大家抽到“渔政船”的时候知道要怎么去描述吗?当卧底是“牙签”大家是“竹签”的时候是不是都很无语啦。
这个游戏不知道大家玩过没有,不过一群人出去旅行的话,晚上玩这个游戏还是挺不错的。
(, 下载次数: 66)
8月30号今天是要徒步去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然后继续徒步出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接着去飞来寺。下了一晚上的雨,早上也不见任何要晴朗的迹象。昨天晚餐的时候工作人员问我们早餐吃神魔,要不要喝牛奶,可是新鲜的牛奶,当时我们几个就想去看看他们挤牛奶的情形,可惜我们起得晚了点。我们起来的时候早餐已经准备好,牛奶正在锅里煮着。吃完饭后开始徒步,第一次在原始森林里徒步,对于我来说,这森林里的一切都是很新奇的。只可惜天气越来越糟,没有走出来多久就开始下雨了,既然曾近都有去徒步雨崩的想法,那么就已经做好了艰辛的心理准备了,下点雨没什么大不了的吧,也算是把徒步穿越体验了一把。下着小雨,森林里云雾缭绕,真有一种人间仙境的意境之美,还有小溪流淌着,牛羊吃着草,美不胜收。听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假若天气晴朗的时候,还可以去到冰川下面,假若是秋天来的话,这里更是一片秋色,红的,黄的,绿的各种颜色。而我感受到的没有特别惊艳的美,却是一种最为真实,最为质朴的美,原始的森林不应该就是这样吗?除了白马雪山,去到飞来寺的路上起了大雾,甚至在梅里雪山也不曾见到他的真容。在观景房里好好休息几个小时之后,是一顿丰盛的晚餐——松茸炖土鸡再然后是去酒吧继续“谁是卧底”
(, 下载次数: 61)
(, 下载次数: 62)
白马雪山住的地方
(, 下载次数: 60)
(, 下载次数: 57)
(, 下载次数: 71)
(, 下载次数: 57)
(, 下载次数: 62)
(, 下载次数: 60)
(, 下载次数: 76)
(, 下载次数: 51)
(, 下载次数: 57)
(, 下载次数: 63)
(, 下载次数: 66)
(, 下载次数: 56)
(, 下载次数: 68)
(, 下载次数: 57)
仙境到了
(, 下载次数: 62)
路很泥泞,但着就是我要的户外的感觉
(, 下载次数: 57)
(, 下载次数: 59)
(, 下载次数: 68)
(, 下载次数: 60)
(, 下载次数: 57)
(, 下载次数: 61)
(, 下载次数: 61)
(, 下载次数: 66)
(, 下载次数: 60)
(, 下载次数: 54)
(, 下载次数: 57)
这个大概是用来防野兽的吧
(, 下载次数: 55)
(, 下载次数: 66)
(, 下载次数: 63)
(, 下载次数: 61)
他正在打酥油
(, 下载次数: 60)
(, 下载次数: 62)
(, 下载次数: 64)
(, 下载次数: 59)
(, 下载次数: 60)
(, 下载次数: 57)
(, 下载次数: 59)
(, 下载次数: 56)
(, 下载次数: 57)
在保护站吃了中饭后离开还没有来得及与他们聊会天就要走了,还没有来得及好好再次发呆就要离开了有些不舍或许,在下一个秋天到来的时候我会出现在这片金色的世界里我等待着这里的金秋这里的秋天是否也会等待着一个过客呢
(, 下载次数: 61)
(, 下载次数: 52)
(, 下载次数: 60)
(, 下载次数: 56)
太可爱了,好像吃掉啊
(, 下载次数: 64)
(, 下载次数: 58)
(转自蚂蜂窝)
欢迎光临 广西摄影网 (http://www.gxphoto.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4 |